“捕风捉雨”的“哨兵”
盐城南洋国际机场,一个白色巨型圆球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银光,十分醒目。
“这是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其精确度、可靠性、实用性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可实现预报天气细化到城区。”气象专家介绍,天气雷达24小时全天候探测,为我市主办的沿海湿地国际自行车比赛、省农洽会、海盐文化节等重要活动保障及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提供第一手监测资料。
据介绍,近年来,我市争取多方投入,建成了我省首座海洋气象浮标站,完成风廓线雷达、反应性气体观测站、农业气象物联网观测站建设。全市布设L波段高空测风雷达、地波雷达、自动气象站、闪电定位仪、酸雨观测站、移动气象台等各类气象观测站223个,平均观测间距乡村达10公里、城市达7公里。一部部自动化、智能型的气象观测仪器编织出一个巡视、监测、预警气象变幻的“天罗地网”,成为捕捉风云变幻的“千里眼”“顺风耳”。
我市作为农业大市,“三农”工作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为了能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第一时间送到农民手中,市气象部门加强技术攻关,建成以大喇叭为主、电子显示屏为辅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实现了短信文字内容语音播报,使高音喇叭能即时语音发布气象信息。
近年来,市气象局不断完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和全网快速发布机制,组建农业、海洋渔业、教育、交通等短信预警群组31个,建成气象预警短信发布平台9个,气象信息站137个,自建高音喇叭直播系统170套、预警显示屏61块广州天气预报30天,全市气象信息员3362人,覆盖到全市每个镇、村。
建设防御气象灾害的“天罗地网”
“收集准确、详实的气象观测数据才是制作天气预报的第一步……”市气象局局长吴一鸣表示,为了让天气预报报得准、用得上,市气象部门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围绕提升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能力,做好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不断加强精细化预报业务研究,建成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和现代天气预报服务平台。目前,市气象部门制作发布的气象服务产品达36种,公众天气预报时效延长到7天,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的时间分辨率达到每小时更新的频次,天气预报精细化到乡镇,全市晴雨预报准确率达92.8%,处于全省中上游水平。
今年气象日的主题是“智慧气象”。在全球高度信息化的今天,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与气象工作的不断融合,气象部门呈现出“智慧化”特征。当天,记者走进盐城市气象局,了解到了“智慧气象”是如何服务盐城市民的。
下一篇:本周气温先扬后抑 最高可达26℃
【返回】 【关闭】